风尘扶摇小说网>青春都市>燃烧的海洋 >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战而退
    显然,在现代化军队面前,大江大河不再是天然障碍。

    到了二零五四年的第一天,渡过乌拉尔河的中国军队已经达到了六个集团军,即第一进攻梯队的作战部队。

    对美军来说,这绝对是一场灾难。

    在此之前,连诺日罗夫都认为,通过炸掉乌拉尔河的冰盖、炸断所有桥梁,能够阻止中国军队渡河,至少能让中国军队在乌拉尔河上花费大量的时间,让美军能够从容的完成作战前的准备工作。

    结果,中国军队只用了一周,就把三十万地面部队送到了乌拉尔河西岸。

    要知道,当时美军也就只有六十万官兵,而且三十个师的作战部队不到五十万。

    如果把装备性能考虑进去,美军在战斗力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。

    与布鲁希洛夫一样,诺日罗夫别无选择,只能让美军撤退,通过战略性的撤退,以空间换时间。

    可以说,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军事常识。

    任何一支军队的进攻距离都是有限的,总有停下来的那一刻,因此战略性撤退是在打不过敌人的情况下,保存己方兵力的有效办法。在历史上的战争中,这个办法屡试不爽,且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最有名的,就是在拿破伦的法军入侵俄罗斯的时候,俄军主动放弃首都莫斯科,使法军的后勤补给线断裂,最终因为补给不到位,倒了在俄罗斯的严寒之中,被库图佐夫元帅大败的战例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中国军队再能打,进攻能力也有一个极限。

    只是,中国军队进攻能力的极限,直到这个时候都没有表现出来,准确的说,敌人还从没有让中国军队达到过进攻极限。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中国陆军全新的进攻战术还没有真正得到过有效应用。

    决定部队进攻极限的不是前方部队的推进能力,而是后方的补给能力,即能够维持多长的后勤补给线。

    从某种意义上讲,中国陆军的新战术,就是围绕着后勤补给进行的。

    当时,中国陆军还没有摆脱在地面作战的基本状态,但是后勤补给能力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的飞跃。

    说得直接一点,就是大型电动运输机提供的强大空运能力。

    到二零五三年底,中国军队里的大型电动运输机已经超过了五千架,其中三千架是运载能力为二百四十吨的dy-1,两千架是运载能力为三百六十吨的dy-2,此外还有上万架各类战术运输机,其中包括大约一千架电动战术运输机。如此庞大的空运能力,足以让陆军不再依赖地面交通线。

    从战术上讲,进攻部队要做的,就是每隔几百公里夺取一座足够大的机场,或者是开辟一座足够大的野战机场,以便让大型电动运输机把物资送过来,然后再继续前进,夺取下一座机场。即便是战术补给,也可以由战术运输机承担,即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战术运输机直接把物资送到作战部队手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