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方潭县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些干货都是从哪儿来的?”

    “都是从下边的乡镇收上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看样子不错,像是正宗的野生东西。”陈猛检查了一番,说。

    “那当然,这玩意儿除了野生的,也没人种啊。”老板说。

    “一年能收多少量?”陈猛又问。

    “这个不一定,也看年成,平均下来一天收个三五百斤还是很容易的。”老板说。

    “那也不少啊,整个方潭县有多少家像你这样下乡收山货的人呢?”陈猛问。

    “也没多少,据我所知可能有个十来个。”老板说。

    “一个人一年收一万多斤,十个人就是十几万斤,也相当可观呐。”

    陈猛嘀咕。

    在他的印象里,90年代,售卖的这种干货,正儿八经全是野生的。

    因为人工种植还没有普及开。

    这种干货因为市场流通的原因,在当地卖的非常便宜。

    因此满山遍野都是,许多老百姓只是把它当做一种,农闲时候的经济来源。

    并没有刻意的去采摘。

    所以这一年十几万斤的产量,大概只占实际产量的十分之一。

    而且这种,纯正的野生干货在大城市,包括海外都十分吃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