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当局者清旁观者迷,刘卞不知咸国内情,当然说不出所以然来。
“大王,如今晋王已是脸面丧尽,永兴城又有御客据守,臣以为,永兴城还是就此作罢吧。而且安泰侯那边传来口讯,极为不满,已经将消息禀报天子,一旦传扬出去,恐怕不需两月将天下皆知。”
“那晋王还会出兵吗!”
“晋相范涛让人传话,晋王允诺,会如约出兵。”
“他姒钧非但无利可图,此番还折了脸面,他能替寡人出兵?寡人不信,其定是另有图谋。”
“大王,其此番非但是颜面尽失,为天下人所耻,若再拒不履行盟约出兵,无疑还得开罪大王,其损失将更大。如此一来,晋国可就是背信弃义的孤家寡人。故而臣以为,晋国断然不会毁约。
不过此番晋国无利可图,因此定然不会力为大王出兵讨贼,臣猜想,晋王多半是想将兵马压在我军后方,令我军前去与黑巾贼兵搏杀,如此他们既履行了盟约,同时又保存了实力。”
“可恶!寡人就知晋人毫无信义可言。”
“大王,眼下已不是迁怒晋国时候,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会盟,哪怕是名义上的会盟,也要好过以会盟之名,图永兴之实的污名。一旦永兴城之事传开,梁天子降罪,恐有损大王威信,故而应该即刻派出使臣前往各国催请各王会盟,尽快联兵,共讨黑巾才是上策。
此外咸国断不会盟,其必然要与志国暗中合谋,共图孙国土地,我军若不能抢在咸国收复失地之前挥师南下,攻占孙国土地,咸国至少要占去一两郡之地。”
“那就即刻向各国派出使节催促会盟,同时令水军驶往沌口,移驾云节,准备与晋王会盟。”
“臣遵命。”
数日后,晋、宋、长孙三国于云节会盟,五月初,六志水军国姗姗来迟,停泊永兴港口靠岸半月之久,永兴事变就此平息,调入陔陵的五万戍兵陆续返回前线。
中兴、泰来、隆盛三地外籍军补入咸西郡,同时抽调新附民青壮十五万,辎工营十万人,民夫二十万,驮马驴子十余万匹,四轮辎重车辆五千余辆向西集结。
至五月中旬,咸军连续发动三次五万人以上规模作战,尽数收复咸西郡剩余失地,西线由此转入防御,不在继续西进。主力二十五万人马由赵逊亲自率领,南下收复丘南南郡。
与此同时,永兴事变影响迅速扩散,咸国威信大增,给志国喂下了定心丸,志王得报咸军出兵,遂令公良义率军西出,同时公良义分出一部人马五万人,由公良松、公良修统帅北上,从南翼佯攻,吸引丘南南郡叛军力量,以策应赵逊南下。
五月下旬,御客转回公孙岳密函,请求咸军放缓进兵,以留有周旋腾挪时间,继续游说雄论道。
百里燕再三考虑,鉴于中旬三次作战黑巾军抵抗顽强,为避免更大牺牲,遂同意请求,并说服咸王放缓丘南郡用兵,同时密信急送公良修军中说明原委。
六月上旬,赵逊、公良两军放缓进兵,转而加紧转运后勤粮草,而此时晋王、长孙国主仍在为如何出兵而喋喋不休互相扯皮。